八载前,我在公司仅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员,月收入不过6000元。眼见都市房价节节攀升,我如同被摩天大楼压迫,呼吸维艰,几乎难以喘息。
与女友相恋两年,原本以为这段感情将步入婚姻的殿堂,却因经济压力,无法购置房产、承担彩礼,最终无奈地选择了分手。事业无望,爱情也随之破碎,我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片无尽的黑暗。
恰在此时,公司做出了进军印度市场的决策。先前派遣的技术女员仅逗留了半个月便泪流满面地返回,而其余同事则各有各的忙碌事务在身,或对印度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不足。
彼时我心情低落至极,心想或许转换一个环境能够提振我的情绪,加之对异国文化的浓厚兴趣,我便毅然决然地自告奋勇,决定踏足印度。
这一趟旅程,历时两年之久。起初,我与当地人的交流尚显生疏,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不仅学会了用印地语进行日常购物对话,甚至能够熟练地讨价还价。
初到印度
初踏印度国土,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“脏乱差”的景象。
我分配至德里一处颇具品位的住宅区,这里居住着众多社会名流及外籍人士。小区环境宛如人间仙境,令人陶醉。
然而,一旦踏入这片小天地之外,外界的世界便宛如地狱般残酷: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,苍蝇纷飞盘旋于其周围,偶尔可见牛群在垃圾堆中搜寻食物,仿佛在享受一场免费的盛宴。
在德里炎热的夏季,气温常常攀升至四十余度,那股味道简直堪比生化武器!
在视野之外,便是那贫瘠的棚户区,阴暗的黑色小屋内,人潮涌动,每户人家五六口人,却要挤在仅几平米的空间中。狭窄的街道上,污水四处流淌,小河沟里漂浮着五颜六色的废弃物。
随后的出差之旅让我得以一窥孟买、蒲那、海德拉巴以及金奈等地的风貌。在孟市中心,尚存数栋摩天大楼,然而在其它区域,街道两旁多以三四层的小楼为主,摩天大楼可谓是难得一见。
与印度人友好交往
随着与印度人交流的频率增加,我逐渐洞察到了他们对我们国家的一些独特见解。尤其是当我自报家门是中国人时,他们总会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,例如,真的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那么广阔吗?
在他们看来,我们中国人似乎显得有些愚拙,我们的食物既昂贵又缺乏保障,生活节奏紧张,过得颇为艰辛且略显无奈。听闻此言,我并未感到愤怒,反而觉得颇为有趣。这不正如同一个镜像,折射出我们对于他们的看法吗?
孟买,印度的“上海”?
抵达孟买后,我敏锐地察觉到,这里的景象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。这里的印度人身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,他们郑重其事地向你宣称:“孟买远比上海发达!”似乎在他们看来,我们这些外地人仍停留在原始的状态。
孟买被誉为印度首屈一指的贸易与金融枢纽,摩天大楼鳞次栉比,豪华公寓布满了城市的天际线。知名银行与证券交易所遍布其间,不胜枚举。
居住于此的人们竟开始憧憬他们的城市已超越上海!听闻此言,我险些喷出一口老血,原来自信竟可以如此无视现实!
这些印度网友的豪言壮语,在孟买繁华的商业区与富人区看来似乎成就斐然,然而,深入探究那繁荣表象的背后,却发现隐藏着印度规模最大的贫民窟。
摩天大楼与破败的棚户区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。居于高楼之巅的人们或许正沉醉于比尔·盖茨般奢华生活的幻梦之中,而那些棚户区的居民则不得不在垃圾堆中搜寻着下一顿的食粮。
与我们的上海相较,孟买的繁荣程度竟让人既感惊讶又觉荒谬。
“富豪”误解
在印度民众的视角中,那些前来印度旅游或出差的国人,往往被看作是气宇轩昂、步伐生风的富贵之士。
初到印度,此误解令我困惑。在国内尚无房产,却意外地在海外成为富翁?逻辑跳跃太大了!
略窥中印两国经济差异,我方始豁然开朗。
事实上,印度与中国的人口规模相仿,然而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00美元,尚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。
瞧一瞧,在印度,一名出租车司机的月薪仅为六百元,而白领阶层若能月入两千,便足以被视为体面。至于五千元的月薪,在印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富豪的象征。
于是,漫步在印度街头的中国人,身形略显丰腴,便成了行走的提款机!印度民众或许认为我们慷慨,或许觉得我们易欺,无论如何,他们总能抓住时机,向我们伸出援手!
印度街头的小贩
漫步于孟买的街头,若是乘坐一辆突突车,一旦司机得知您是中国游客,价格便会瞬间翻倍!
若非精于讨价还价,他们便存着心思想你不会索要零钱。即便是在职场,无论是购买日常食材还是采购办公用具,稍不留神,价格便可能被不合理地抬高。
即便是孩童,亦纷纷投身于这场“敲竹杠”的欢愉之中。
漫步街头,一旦你向一个伸手求助的孩子施以小额资助,便会迅速吸引众多孩童聚集。若你选择不再施舍,他们或许会用言辞粗俗的印地语向你发出一些不太礼貌的“祝愿”,甚至有可能会向你投掷几块石子!
有些印度女性,在游客游玩之际,会突然现身,献上一段舞蹈。舞罢,她们便会伸手索要赏钱。若游客选择不给予,她们毫不吝惜地会紧随不舍,长时间阻拦游客离去。
宝莱坞自恋狂
漫步于孟买的喧嚣街头,你会察觉到印度人对国产电影的狂热几近盲目。他们坚信,世界上再无其他国家的电影能够与宝莱坞的杰作相提并论,尤其是与中国电影相较,他们总是不假思索地点头称是,“你们的电影啊,唉,差之甚远!”
近年来,宝莱坞无疑是风光无限,诸如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与《摔跤吧,爸爸》等影片在印度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,甚至我国观众也纷纷慷慨解囊,观影热情高涨,乐在其中。
面对这份成就,印度影迷们满怀信心,洋溢着“我国电影已征服全球”的自豪与得意。
“瞧,我们的电影充满了深刻内涵,既妙趣横生,又感人至深!”
我的印度友人如此对我说,语气中仿佛他亲身参与了那项制作过程。他们坚信,相较于我国电影,他们的作品更贴近生活,更能深入挖掘社会现象,更能触动人心。
印度人觉得我们不注重卫生。
在印度,令我深感惊讶的文化差异之一,便是当地人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“你可曾知晓,相较于你们所用的纸张,我们手洗显然更为洁净。”
在我首次询问为何印度的厕所里不配备厕纸时,司机如是回答。
这言辞让我险些从颠簸的突突车上跌落,非因车身剧烈摇晃,实乃其内容太过出人意料。
“洗浴之水,擦拭之纸,二者之清洁效果,一目了然。”司机自豪地阐述。自此,每当我步入洗手间,都会不禁深思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。
自那场对话以来,那位司机便成为我的“文化引路人”,他不断地向我推崇用手之便利,仿佛这不仅是一种清洁之道,更是一种蕴含于生活点滴的哲学思想。
双方的食物大战
印度的饮食,对我而言,是一场对味觉的严峻考验。那里的蔬菜无不制成了糊状,每一餐似乎都在对肠胃的承受力进行极限挑战。
初抵印度之际,出于好奇,我品尝了咖喱,不料却痛苦地察觉,我的肠胃对这种美食并无任何接纳之意。
对于印度人而言,中国菜肴同样充满了诸多疑问。提及国人食用猪肉和牛肉,他们的神色便仿佛嗅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异味。
我的司机曾严肃地告诫我:“您应当摒弃猪肉与猪内脏的食用,而在此地,牛肉的摄入被视为一种大罪!”
在我向他展示鸡爪与皮蛋的图片之际,他那惊恐的神情让我忍不住几乎要笑出声,自那之后,他再也不曾提及让我转向素食的提议。
我们需要宗教信仰吗?
在印度,宗教与日常生活紧密交织,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各自的信仰。相较之下,我们对于宗教的重视程度则显得相对较低。这让当地人感到有些费解,有时甚至流露出几分优越的姿态。曾有一次,一位印度友人向我提问,若无神灵的庇佑,我们又当如何克服生活中的重重难关?
“靠自己啊。”我回答!
他摇头,同情道:“如此缺乏信仰,你们怎能期望凭借自身力量解决难题呢?”
印度司机精彩瞬间
坐在孟买的突突车中,我向司机倾诉着自己微薄的工资、无力购置房车以及承担彩礼,这些困境使得我与心爱的人失之交臂。然而,司机并未流露出一丝同情,反而激情满怀地发表了一番演讲。
“伙计们,这边的女性确实有些过分了!对男性的期望怎么这么高?一套房、一辆车、彩礼金,简直是把男人当作无底洞!”出租车司机愤愤不平地摇着头。
他边驾车边娓娓道来:“你瞧瞧咱们印度的男士,你看我,我成婚之时,彩礼一概未付,房子、车子也不曾挂心。反而老丈人慷慨解囊,资助我二十万卢比(约合两万元人民币),更是赠送了一辆摩托车!就连这部新手机,也是我岳父大人所购置。瞧瞧,我们的印度男士是多么的洒脱自如!我国男性似乎常被误解为缺乏气概,生活得缺乏应有的自尊。”
他又开始八卦经理。
“瞧瞧你们的经理,简直不像个真正的男人。他总是对妻子言听计从,毫无男子气概。听说他天天在家操持家务,做饭、洗衣、打扫卫生,这哪里是男人所为?”
司机轻蔑一笑,仿佛笑话一般。
“前次我目睹了他为妻子轻柔地按摩肩颈,甚至更进一步为她揉捏足部。哎呀,这真是令人惊讶!在印度,此类行为仅限于最底层的仆人,我们的男人们在家中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生活?这还算得上是男子汉吗?”
他驾驶着车辆,一边摇头,似乎遭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。
听闻他如此一番言论,我心中不禁仿佛穿越回那个旧日的时代,那份感觉,真可谓是恍若隔世!
印度性别歧视风气
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对印度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在此地,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植已久。《罗摩衍那》等宗教圣典中,亦不乏教导女性须无条件顺从男性的教诲。
在印度,众多女性面临就业难题,社会普遍存在对女性的排斥情绪。即便是在餐馆担任服务员这样的基础岗位,也多以男性为主。
在婚姻联姻之际,男方无需提供彩礼,却是女方需准备丰厚的嫁妆。这一传统使得诸多新娘因嫁妆问题承受虐待,更有甚者,因嫁妆不敷而遭遇惨不忍睹的悲剧,甚至有新娘因嫁妆短缺而惨遭杀害的骇人听闻事件。
印度式建筑速度
抵达印度之初,我便在周边留意到了一处热闹的工地。那工地之主雄心勃勃,意图建造一座四层小楼,其志向之高远,简直可与天齐!
初至时,工地已忙碌至二层。我原以为归期将至,眼前将是一座巍峨的完工大楼,却未料,两年后当我离去,工程方才起步至三层。
日复一日,目睹工地上的景象,不禁令人啼笑皆非。工人们大半时光并非投入劳作,而是热衷于闲聊。一人搬砖,三人围立,纷纷指点评说。
偶然间,我们便会聚首一堂,品茗谈天,话题繁多,仿佛永远聊不尽那琐碎的家长里短。午后阳光尚未西沉,他们便已完成了手头的工作,踏上了归途。这样的效率,不禁让人猜测他们是在建造高楼大厦,抑或在举办一场社交聚会。
“你们中国人很疯狂。”
某日,我按捺不住好奇心,与司机交谈一番,期望了解他对此事有何见解。
这位朋友一番深谈,引出了他的见解:“你们中国人似乎总是急于求成,热衷于工作,却似乎忽略了生活的品味。相较之下,我们印度人更倾向于从容不迫地处理事务,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瞬间。若非你们提供的薪酬相对优厚,我恐怕还真不愿承受这份辛劳。”
听闻我们中不少企业实行着996的工作模式,他听后几乎情绪激动,几乎要跳将起来:“这简直太过分了!在我们印度,遇到这样的情况,人们早就发起罢工了!”
我努力向他阐述,正是一这种高效率的运作,推动了我们的快速发展。“唯有拥抱996的工作模式,经济方得以实现快速增长,实现飞跃式的发展。”
他闻言,仅是微微一笑,眼中流露出一种洞悉世事的深邃目光,凝视着我。“即便如此,你难道不是依旧未能购置房产,完成婚姻大事?尽管辛勤劳作一生,但你似乎并未比我享受更多的闲适时光。”
说到最后
印度与我们文化上相隔甚远,双方均视对方的生活方式为异类,然而,每个人均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或许,我们无需过分纠结于哪种生活更为优越。
毕竟,唯有那能令自身感到幸福与满足的生活模式,方为最契合个人之选。
股票无息配资,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,怎么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